一:钢结构针对本工程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包括不同的焊缝形式的加工厂焊接工艺评定和现场焊接工艺评定以及栓钉焊接的焊接工艺评定)
1、依据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第6.1.2焊接工艺评定的流程如下:先由钢结构施工单位根据所承担钢结构的设计节点形式、钢材类型、规格、采用的焊接方式、焊接位置等,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再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评定方案并拟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焊接工艺规范参数),然后焊接责任工程师将指导书下发给本企业熟练焊工(必须有相应证书)施焊试件和试样的检验、测试等工作,试件制作工程中做好焊接工艺评定记录表,焊接工艺评定责任人负责工艺评定试样的送检工作,并由检测单位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检测报告 ,检测结果合格后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检验结果,最后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评定报告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企业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正式作为指导生产的焊接工艺的可靠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所用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为项目正式施工使用的设备,试样的选择必须覆盖本工程的全部规格并具有代表性,试件应由本企业持有合格证书技术熟练的焊工施焊。资料前后顺序为先有①焊接工艺指导书,再有②焊接工艺评定记录表,试件送检出具③焊接工艺检测报告(第三方检测单位,日期为送检后日期),报告返回后填写④焊接工艺检验结果(日期在检测报告之后),最后形成⑤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签字齐全后加盖相应资质(本处为检测单位)的检查单位加盖检测专用章。
本工程应形成的资料有:
1)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2)对接焊和T型接头的加工厂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 施工现场的焊接球与钢管对接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栓钉的加工厂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注:现场对接焊接方式如果与加工厂的焊接工艺不同时,增加现场的对接接头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如:加工厂对接是埋弧焊和气保焊组合焊缝,现场只有气保焊的对接形式)
二:图纸上涉及到的所有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见证取样复试报告
1、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第4.2.1、4.3.1条:钢板、型材、管材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和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钢板、型材、管材进场时,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且应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厚度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附录A要求: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1)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重要建筑主体结构用钢材;
2)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般建筑,当其结构跨度大于60m或高度大于100m时或承受动力荷载需要验算疲劳的主体结构用钢材;
3) 板厚不小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 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420MPa高强度钢材;
5) 进口钢材、混批钢材或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的钢材;
6) 设计文件或合同文件要求复验的钢材。
3、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第5.2.5条规定:当设计文件无特殊要求时,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牌号钢材的抽样复验检验批宜按下列规定执行
①、牌号为Q235、Q345且板厚小于40mm的钢材,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的钢材组成检验批,每批重量不应大于150t;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的钢材供货重量超过600t且全部复验合格时,每批的组批重量可扩大至400t;
②、牌号为Q235、Q345且板厚大于或等于40mm的钢材,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的钢材组成检验批,每批重量不应大于60t;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的钢材供货重量超过600t且全部复验合格时,每批的组批重量可扩大至400t;
③、牌号为Q390的钢材,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质量等级的钢材组成检验批,每批重量不应大于60t;同一生产厂家的钢材供货重量超过600t且全部复验合格时,每批的组批重量可扩大至300t;
④、牌号为Q235GJ、Q345GJ、Q390GJ的钢板,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的钢材组成检验批,每批重量不应大于60t;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的钢材供货重量超过600t且全部复验合格时,每批的组批重量可扩大至300t;
⑤、牌号为Q420、Q460、Q420GJ、Q460GJ的钢材,每个检验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炉号、同一厚度、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不应大于60t;
⑥、有厚度方向要求的钢板,宜附加逐张超声波无损探伤复验。
⑦、进口钢材复验的取样、制样及试验方法应按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执行。海关商检结果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可作为有效的材料复验结果。
注:依据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规范第9.2.2说明:Q355B级钢允许同一牌号、同一冶炼和浇注方法、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度、同一交货状态 或同一热处理制度、不同炉号钢材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得多于6个炉号,且各炉号碳含量之差不大于 0.02%,Mn含量之差不大于0.15%。
本工程应该形成的资料为:所有工程中使用的钢材均应出具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的进场复验报告。
三:焊接材料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见证取样复试报告
1、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第4.6.1条: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和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焊接材料进场时,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且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205-2020第4.6.2 对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结构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应按其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① 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
②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
③需要进行疲劳验算构件的焊缝;
④ 材料混批或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的焊接材料;
⑤设计文件或合同文件要求复检的焊接材料。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第4.6.4 施工单位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 10433的规定,对焊钉的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个批号进行一组复验,且不应少于5个拉伸和5个弯曲试验。
本项目焊接材料应用的资料为:焊丝,焊条,焊剂(埋弧焊)、焊钉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并应按照不同厂家,不同规格分开送检。检测项目为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焊条、焊丝和焊剂其熔炼金属的屈服强度、延伸率、极限强度、冲击性能均应与主体金属相适应,并出具检验报告。
四:钢结构制作厂的焊缝探伤检测报告
1、依据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第8.1.1规定焊接检验应按下列要求分为三类:
①自检,施工单位在制造、安装过程中。由本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人员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的检验(这里的委托方为钢结构制作单位,如为江西鸿伟或江苏一诺等)。
②见证检验,有监理单位见证、由施工单位(中铁建设)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如福建迪正、江西国家网架等)进行的检验,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
③监督检验,有业主或其代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检验。(本工程为上海同纳)
4、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205-2020第5.2.4 规定:设计要求的一、二级焊缝应进行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一、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和检测要求应符合表5.2.4的规定。表5.2.4 一级、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无损检测要求
注:二级焊缝检测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工厂制作焊缝按照焊缝长度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小于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探伤;(理解为:工厂焊接的二级焊缝必须每条都要检测,每条焊缝的检测长度按照百分之二十计算,且长度不少于200mm,焊缝长度少于200mm的必须检测整条焊缝)现场安装焊缝应按照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且不应少于3条焊缝。
本工程进场的构件除应提供完整的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外,还应提供构件制作单位的自检焊缝报告(厂家自检),委外的检测报告(如委托单位为中铁建设检测单位为福建迪正,江西国家网架、四川检测等出具的报告)
五:钢结构施工现场焊缝检测
表5.2.4 一级、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无损检测要求
施工现场焊缝抽检比例要求钢结构安装单位在现场焊接完毕后首先按照规范要求的抽检数量完成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制作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中铁建设)委托精恒检测单位按照抽检百分之二十的抽检比例进行第二次复验、两次检测合格后由总包单位(中铁建设)填写焊缝检测申报单并经监理审核后报业主指定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本工程为上海同纳)进行抽检。
本工程最终形成的资料为:制作单位的自检报告和施工单位的抽检检测报告。
六:防腐涂料涂装工艺评定报告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第13.2.2条规定: 当设计要求或施工单位首次采用某涂料和涂装工艺时,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进行涂装工艺评定,评定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本工程形成的资料为 :涂装工艺评定报告。
七:钢结构防腐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
本工程的防腐涂料应复验,检验指标应符合环氧富锌底漆要求含锌量≥80%,体积固体含量≥65%,防腐蚀耐盐雾性能1440小时、耐湿热1000小时测试达到I级技术要求,环氧中间漆体积固体含量≥80%,氟碳涂料面漆含氟量≥24%。本工程留存的资料为防腐涂料厂家的型式检验报告和自检报告以及见证取样复验报告。
八:钢结构防腐涂层抽检报告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第13.2.3条规定: 防腐涂料、涂装遍数、涂装间隔、涂层厚度均应满足设计文件、涂料产品标准的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不应小于150μm,室内不应小于125μm。
检查数量:按照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干漆膜测厚仪检查。每个构件检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测点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应为-25μm。
本工程形成的资料为:见证取样的涂层厚度检测报告。
九:网架节点承载力检测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第12.3.3条规定: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钢网架结构,且设计有要求时,应按下列项目进行节点承载力试验,其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焊接球节点应按设计指定规格的球及其匹配的钢管焊接成试件,进行轴心拉、压承载力试验,其试验破坏荷载值大于或等于1.6倍设计承载力为合格。
2 螺栓球节点应按设计指定规格的球最大螺栓孔螺纹进行抗拉强度保证荷载试验,当达到螺栓的设计承载力时,螺孔、螺纹及封板仍完好无损为合格。
3、 取样方法及数量:焊接球节点必须按设计采用的钢管与焊接球焊接成试件,检查数量为每个工程可取受力最不利的球节点以600只为一批,不足600只仍按一批,每批取3只为一组随机抽检。
本工程形成的资料为:焊接球节点承载力检测报告。
十:钢结构防火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205-2020第13.4.2条规定:防火涂料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的规定。检查数量:每使用100t或不足100t薄涂型防火涂料应抽检一次粘结强度;每使用500t或不足500t厚涂型防火涂料应抽检一次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本工程形成的资料为防火涂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见证取样复验报告。
十一:钢结构防火涂层抽检报告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205-2020第13.4.2条规定:膨胀型(超薄型、薄涂型)防火涂料、厚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及隔热性能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耐火极限的要求,且不应小于—200μm。当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涂装时,80%及以上涂层面积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耐火极限的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85%。
检查数量:按照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膨胀型(超薄型、薄涂型)防火涂料采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涂层厚度允许偏差应为—5%。厚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采用本标准附录E的方法检测。
本工程形成的资料为:防火涂层厚度抽检检验报告。
十二:钢构件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要求钢结构所有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携带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自检报告、出厂焊缝检验报告、原材料材质单、原材料合格证等签字齐全,盖章有效,不接受空白无红章(公章)的复印件或者彩色宣传页。